2011年12月31日 星期六

婚禮禮俗...........整理中


喜帖

喜帖 


是即將結婚的新人所印製的邀請函,又稱為喜柬。在英語中稱為Wedding Invitation。此邀請函上通常印有結婚日期和典禮、婚宴舉行時間,通常也會印上男女雙方家長的名字。喜帖的寄出時間通常是婚禮前六週。






中華文化

喜帖在中國由來已久,形式有直有橫,顏色多為大紅色和金色。內文撰寫的方式到今日依然大至相同,有一套俗成的禮儀用字。較特別的是日期通常會印上兩種日期,一種是農曆日期,一種是西曆日期。此外,有些家庭也會印上祖父母輩的姓名。 現代的喜帖也稱為婚卡,已經慢慢跳脫大紅色和金色的傳統做法,而以新人相片印刷成彩色相片喜帖為新的趨勢。 中國清朝的喜帖稱為「團書」,是結婚時的周公六禮書之一,當男子向女方家訂婚成功,就會印製團書告知眾親友。

種類

  • 女方帖:訂婚時女方發給親友所用,或也可在『歸寧』時使用。
  • 男方帖:結婚時主要宴請男方客人,由男方印製。
  • 男女方合帖:如果男女方一起請客,將訂婚結婚的賓客集中在同一天,或是補請客,使用這種喜帖。
  • 十二版帖;或叫親翁帖、親家帖:男方家長特別製作用來邀請女方家長的喜帖。在結婚當天迎娶新娘時,新郎要帶去的。
  • 母舅帖:結婚時男女方的舅舅在傳統上地位相當重要,母舅帖是新郎發給雙方舅舅的喜帖。
  • 在臺灣母舅帖的使用都是用在男方這邊,因為女方文定或歸寧請客人數較少,所以很少使用。

西洋文化

在西方的喜帖,則多為橫式,顏色以淺白色、淺粉紅色居多,鮮有大紅色的喜帖。
在喜帖用字上,多為手寫字體。不少的西式喜帖可能採用複雜的花式手寫字體,在印刷方式上有浮雕壓印(Embossing)、凸版印刷(letterpress printing)、熱浮凸印刷(Thermography)、雕空字體等。
在寄送喜帖同時,許多新人基於西方結婚禮俗,會附上新人所需禮品清單,讓親朋好友勾選。此外西式的喜帖裡面多會再附一個回郵信封和簡單的回函,讓賓客利用郵寄的方式通知新人他們是否參加婚禮和喜宴。在喜帖上也會注名請賓客在婚禮兩週前要寄回回函。回函信封上則會先寫好地址與貼好郵票。這樣可以方便新人統計安排宴客餐會數量和座席。
有些喜帖亦為了遠道而來的賓客提供住宿資料,飛機時刻表等詳細貼心的指南。有時還會加上在地觀光的一些重要景點。 西方也有喜帖是很早就寄出的,稱為save the date。這種喜帖通常會在一年前就寄出,預先告知遠道的賓客婚禮日期,並請他們從長計畫觀禮和參加婚宴的行程。但這通常不算是正式喜帖,僅是喜宴的提早通知。


現代特色

今日由於網路發達,亦有電子喜帖,可免去貼資和寫地址的瑣事。 結婚喜帖隨著科技的進步,除了傳統的燙金方式外,相片喜帖已然漸成趨勢,新人們懷持著歡喜結婚嫁的心情,利用美美的婚紗照,製作既符合父母親要求又貼近年輕一代求新求變的婚紗照相片喜帖。
除了利用相片製作喜帖外,更有設計師利用中國傳統的元素,結合西式喜帖的元素以及現代的設計手法,從而設計出更為特別的喜帖,以符合新人的要求。在這些特別設計中,有一些是立體的設計。


參考文獻:
维基百科:  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5%96%9C%E5%B8%96

文定流程


整理者:婚攝羅賓 robbin0919
以下這篇文定流程,是就拍照的累積下來的經驗,再上網收集資料匯整,如果有不對或要再加強的地方,再請各位提醒。
也歡迎取用,但請註明文章來源處,並請保持文章的完整性,謝謝。

參與角色:
新郎倌:
貢禮官:
媒人(男方)、好命婆(女方):
雙親及親友:
聘禮的六禮或十二禮跟古禮的三書六禮是指不一樣的事物,不要混在一起,切記。



  1. 女方開始進行準備
    • 化妝
    • 煮湯圓、甜荼
  2. 男方及女方各祭祖
    • 先行在家舉行祭祖儀式,並將 過大禮所用的盒餅、大餅各取一盒,陳列於祖先神桌前,告祭請列祖列宗保佑這段姻緣幸福美滿。
    • 主要用意是作一個開場,也是告知參與人員正式開始,希望整個過程順利完成。
  3. 男方出發
    • 訂婚當天男方由媒人、雙親及親友陪同,攜帶聘書、禮書、聘禮(六禮、十二禮或雙數)鳴砲出發即可前往女家。
    • 由男方年長親朋擔任押箱之貢禮官,同來人數以 6、 10、12人為佳應避免4、8人,而納聘車對隊一般為六輛車。
    • 男方抵達時間應為戴戒指時間前一小時。 
    • 出發前,新郎倌記得電話告知新娘你出發了,路程上記得要隨時安全回報。(婚攝講的要聽...........XD )
  4. 迎納
    1. 男方納聘車隊到女方家前約一百公尺處時需“鳴炮”,而女方也“鳴炮”回應。( 這是隨時安全回報用意之一,否則你鳴炮沒人會理你。 )
    2. 抵達後媒人先下車,餘人接著下車,新郎最後下車。
    3. 女方家幼輩替新郎開車門並端洗臉水讓新郎洗手、擦手,新郎則以紅包(開門禮)答謝之。(拍攝經驗:除了洗手、擦手外,有以摸蘋果、摸橘子或者直接開車門替代,甚至新郎直接開車門下車) 
    4. 所有人都下車後,聘禮在這時候由 貢禮官請人協助一起搬下車。
  5. 介紹
    • 男方親友依序入女家,媒人正式介紹雙方親友認識;先介紹男方給女方。
    • 媒人可講些吉祥話,以增喜氣,雙方親友也可藉此機會寒喧問候。
  6. 納徵/受聘(即三書六禮中的納徵--過大禮)
    • 男方貢禮官將聘禮搬入女方客廳將聘禮一一陳列。
      • 聘禮要放置在女方神桌前之後謝神祭祖用。
      • 或者安排儀式進行場地附近 陳列,供觀禮的親友觀看學習。
    • 媒人(建議可由男方父母)居中將大小聘,金飾等聘禮單點(禮書)交女方家長,交給新娘的父兄。女家接受聘禮賞予貢禮官紅包。
      •  貢官禮 ─ 由女方給貢禮官的紅包。
      •  扛伕禮或車伕禮 ─ 由女方給扛伕的紅包。
  7. 奉甜茶( 奉茶 )
    • 女方長輩請男方親屬依長幼入座,新郎居末座。(這樣觀禮的人才知道誰是新郎)
    • 新娘在媒人或較具福份的女性長輩(好命婆)陪同下牽引出堂(觀禮者不要忘記給予掌聲喔!)
    • 由媒人或命婆帶領新娘子依序為男方參禮(納聘)親友奉茶,並由媒人一一加以介紹,這時的介紹詞還未改稱位(例如:這是新郎的XXX),建議新娘這時可以跟媒人副頌一下,增加跟男方親友的互動。
    • 奉茶杯數應與被奉茶人數相同,不可有多有少,媒人隨旁唸吉祥話祝福。
    • 奉茶的用意:因為古代男女雙方透過相親結婚,男方親戚可趁幾端詳新娘的容貌、舉止、態度。
    • 一定要把甜茶喝完。
  8. 壓茶甌(收荼杯)
    • 甜茶飲畢,準新娘再由媒人或福氣婦人牽引出再捧出茶盤收杯子,男方親友在此時應將紅包捲起放入杯中置於茶盤上。
  9. 坐圓凳(坐高腳椅)
    • 戴戒指之前,準新娘由媒人牽出,坐於大廳中一高腳椅上,腳墊在小圓凳上。
    • 面朝外代表出嫁,若是招贅則面朝內。
    • 新娘坐上圓凳,並將腳跨在矮蹬子上,直到儀式完成,才可離開圓凳,
    • 新娘子不能起身重複坐椅子、坐定後也不能隨意亂動(坐的正正,才會得人疼)
  10. 戴戒指
    • 新娘距圓凳後,戴戒指時間到時,新郎取出繫有紅線的金戒、銅戒,套在新娘的右手中指上,只能套到第二節。
      • 由於中式傳統上並沒有幫男生戴戒指的習俗,  因此目前習慣上都是戴入男方左手無名指,  (西式婚禮都是戴無名指)
      • 金戒、鋼戒:戒子上繫紅線,寓有“聯結”之意。不過現在通常為準備一金戒一鑽戒居多。
        • 銅戒指與‘同’諧音取意“永結同心”。
        • 本意為"金"同音"心"字,"銅"音就是"同",意思就是夫妻同心。(紅線象徵千里姻緣一線牽)
      • 據說,男女雙方交換婚戒時,不可順利地給對方套到底,以免將來婚後會被對方‘吃定’,故必須故意將中指一屈。(這是據說啦~)
      • 事實上夫妻本應互相尊重,絕不能誰欺誰或以權威服人而互信、互諒、互重才是婚姻致勝之道。
    • 接下來便由新娘替新郎套上一枚金戒指子。媒人依舊念吉祥話。
    • 由男女長輩幫新郎新娘戴項鍊、手鐲、手鍊、耳環。
    • 這些首飾,傳統上女方要在結婚當天配掛嫁回夫家。
    • 交換完戒指金飾之後,
    • 要請新郎將新娘牽起高高踩在矮蹬上(最好高過新郎),
    • 再由新郎緩緩將新娘牽下矮蹬,
    • (意味高高舉起,溫柔對待之意)
  11. 祭祖(在女方)
    • 由女方父母拜神明、祖先,並告婚事以定,祈求保佑。 
    • 新娘舅父點燭燃香,此時女方要給母舅“點燭禮”。※ 點燭禮 ─ 由男方提供但由女方給。若新娘的弟、妹若已婚則免送。
    • 點〔排香〕兩對即為四份,女方父母及準新人各一。 
      • "排香"是祭祖時用的。
      • 切忌重插,在祭拜前可先將排香底部浸濕。
  12. 吃湯圓
    • 由女方端出湯圓招待男方賓客,而此次可以在媒人或新郎的帶領下重新認識長輩當然重點就是要"改口"囉(改稱謂)
    • 同樣也由媒人或新娘帶領下讓新郎改口
  13. 大雞腿跟紅包
    • 男方賓客如果有小男生,女方要記得給他一根大雞腿跟紅包喔
  14. 女方回禮 (即三書六禮中的納徵--回禮)
    • 女方將退回的聘禮及回送男方禮品。擺入男方”行聘禮品“取出後的空盛內。
    • 男方送來的聘禮,一般來說,女方只收一部份,並回贈男方相同件數的頭尾禮,同時亦讓男方攜回幾盒喜餅及禮香、禮蠋、禮炮一份。
      • 回聘方式都各有不同,但是通常聘禮都是兩份,都回一份就是
      • 細節請參閱三書六禮--過大禮
    • 若聘金退回或只收小定,媒人自女方家長手中接下(女方留下紅條),轉交男方家長。
      • 至於聘金是否有回則是媒人雙方事先必須問清楚的
    • 回聘中,女方媽媽要記得偷兩棵龍眼偷偷塞給新娘吃。
      • 意味吃了新郎的眼睛(把他看的死死的),從此以後不准亂瞄別的女生
      • 也有新郎很大方,直接奉上龍眼,請老婆大人"過目"呀!
  15. 燃炮 (現在比較少有這個步驟)
    • 表示儀式完成。
  16. 訂婚宴
    • 男方回禮
      • 用餐畢男方家長給“壓桌禮”紅包,“姊妹桌”紅包。
        • 有時會包含再聘金中,或是十二禮之中,或是在文定儀式進行過程,就交付了。
      • 男方吃訂婚婚宴時,記得不可吃到最後一道菜完才走 (一般是吃到有一道魚的料理) ,要提前離開,且要不打招呼、不說再見的離開。
        • 北部文定習俗上,通常男方不會把菜吃到完,(意思為:不吃你夠夠)
  17. 告祖禮(在男方)
    • 男方回家後要行告祖禮,告知已完成行聘納采之禮(跟祖先安全回報一下,工作進度),並將女方回敬之喜餅分享親友。
    • 有些新郎會回去陪新娘一起送客,告祖禮安排個文定宴客完成後,再另外執行。
  18. 送客
    1. 現在有時男女雙方都在同一城市工作,會有共同的朋友來參加女方的文定宴客,所以新郎留下來一起送客,也是現在文定宴中很常見的。
參考文獻:
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%E4%B8%AD%E5%BC%8F%E5%A9%9A%E7%A6%AE#.E5.AE.89.E5.BA.8A
http://www.wretch.cc/blog/ccfun/28357842

三書六禮

整理者:婚攝羅賓 robbin0919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使用黑色標示的部份,都是從網路上收集到的資訊,如果有古禮可循,會儘量以古禮為主 。
使用藍色標示的部份,是小弟自行的註解說明,如果不對或需加強說明的地方,請各位提醒,謝謝。也歡迎取用,但請註明文章來源處,謝謝。

這篇是依古禮角度來整理,只是講大綱部份,事實上是還有更細的內容,會一一的去收集補上。

除非是走很正統流程,否則依現代的環境,可能因宴客場地及宴客時間搭配關係,六禮的執行順序並不會照著古禮來走,可能是合併或提前執行,所以僅供參考。

但若能照著完整古禮走,對觀禮的親朋好友是一個眼福,也是一種禮俗的傳承。

示意圖:




中國傳統婚禮華夏文化的重要部份。古人認為黃昏是吉時,所以會在黃昏行娶妻之禮;基於此原因,夫妻結合的禮儀稱為「昏禮」。昏禮在五禮之中屬嘉禮,是繼男子的冠禮或女子的笄禮之後的人生第二個里程碑。


目錄

1 歷史
  • 2 婚姻六禮
  • 3 三書六禮
    • 3.1 三書
    • 3.2 六禮
  • 4 換庚譜
  • 5 過文定
  • 6 過大禮
    • 6.1 男家禮品
    • 6.2 女家禮品
  • 7 安床
  • 8 嫁妝
  • 9 哭嫁
  • 10 上頭
  • 11 蓋頭
  • 12 迎親
  • 13 拜堂
  • 14 出門
  • 15 過門
  • 16 三朝回門
  • 17 注釋


婚姻六禮

中國的婚禮可分為三個階段:
  • 婚前禮,即訂婚。
  • 正婚禮,即結婚或成婚的禮儀,就是夫妻結合的意思。
  • 婚後禮,是成妻、成婦或成婿之禮,這表示了男女結婚後的扮演的角色。
在中國傳統的結婚習俗裡,婚前禮和正婚禮是主要程序,這些程序都是源自周公的六禮。

據《禮記·昏義》記載:「昏禮者,將合二姓之好,上以事宗廟,而下以繼後世也,故男子重之,是以昏禮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徵、請期,皆主人筳幾於門外,入揖讓而升,聽命於廟,而拜迎於門外,入揖讓而升,聽命於廟,所以敬慎重正昏禮也。……故曰昏禮者,禮之本也。」

而所謂的六禮,據《儀禮》的記載,分別是納采、問名、納吉、納徵、請期、親迎。

據說六禮是創於周朝的,有學者認為周文王時代已有六禮,不過亦有人不從六禮。
漢平帝元始三年,劉歆等雜定婚禮,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,次年立皇后亦納采、卜吉。魏晉南北朝時,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,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。
唐代以後,皇太子開始請迎,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。後來暨「問名」於「納采」和「請期」於「納成」;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,實際上只有「納采」、「納吉」、「納徵」和「親迎」四禮。而朱子家禮更將「納吉」和「納徵」合為一禮,所以只有三禮。
元朝時,婚禮會加多議婚一禮。
明朝洪武元年時,方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。
清朝時,據通禮記載,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,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,而古代的六禮亦只餘下「議婚」、「納采」、「納幣」、「請期」與「請迎」五禮。其他士、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,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。


三書六禮

主條目:三書六禮

三書


三書即聘書、禮書和迎親書:
聘書
聘書是訂婚用的書,於「納吉」(過文定)時男家交給女家。
禮書
禮書是「納徵」(過大禮)時使用的書,禮書內會詳細列明禮物種類及數量。
迎親書
顧名思義,迎親書即迎娶新娘時的書,即在「親迎」時使用。

六禮

納采 ←  現代所稱的『提親、說媒』

又稱「采擇」,相當於後世所稱之「提親」、「說媒」。表示男方曾審慎考慮之後所做的決定。
《文公家禮》說:「納其采擇之禮,及今世所謂言定也。」而古代較為樸實簡單,據《儀禮·士昏禮》記載,士大夫階層所執的見面禮,即稱「贄」或「摯」,僅「用雁」。其原應執雉而已,但雉不易活捉,多為死雉,婚時不宜,且婚禮為人生大事,故特許新人得越其身分等級穿戴與使用衣著行頭。
白話文
納采:也就是現代所稱的『提親、說媒』,當兒女婚嫁時,由男家家長請媒人向物色好的女家提親。男家在納采時,需將大約達三十種有象徵吉祥意義的禮物送給女家;女家亦在此時向媒人打聽男家的情況。

杜佑《通典》裡就記載了三十種納采的禮品:
禮品象徵
元纁、羊元,象天,纁法地,羊和祥也,群而不黨
雁則隨陽
清酒清酒降福
白酒白酒歡之由
粳米粳米養食
稷米稷米粢盛
蒲眾多,性柔
葦柔之久
卷柏卷柏屈卷附生
嘉禾嘉禾須祿
縷縫衣長命縷縫衣,延壽膠能合異類
漆內外光好
五色絲五色絲章采屈伸不窮
合歡玲合歡玲音聲和諧
九子墨九子墨長生子孫
金錢金錢和明不止
祿得、香草祿得香草為吉祥
鳳凰鳳凰雌雄伉合
舍利獸舍利獸廉而謙
鴛鴦鴛鴦飛止須四鳴相和
受福獸受福獸體恭而心慈
魚處淵無射
鹿鹿者祿也
鳥知反哺,孝於夫母
九子婦九子婦有四得
陽燧陽燧成名安身
又丹又丹為王色之榮,青為色首,東方始

問名←  現代所稱的『提親、說媒』
問名是指男家詢問女家關於女家女兒的姓名、時辰八字,如女家接納男家的提親,就會把女兒的姓名和時辰八字等交給男家,放在神前或祖先前以占卜吉凶,如卜吉兆的話,就會決定娶女家的女兒。
納吉 ←  現代所稱的『文定』
納吉,即過文定,有一點像西方人的定婚,這時其實婚事已初步議定。
納徵←  現代所稱的『文定』
納徵,即過大禮;「納」是的意思是聘財,而「徵」就是「成」的意思,亦即是說男家需要納聘禮後才可成婚的意思。過大禮時,男家會請兩位或四位女性親戚(須是全福之人)約同媒人,帶備聘金、禮金及聘禮到女方家中;完成納徵的儀式後,婚約便正式定立。
請期←  現代所稱的『  迎娶  
請期即是「擇吉日」成婚的意思。男家會擇定一個成婚的良辰吉日,再準備婚期吉日書和禮品給女家,女家受禮及同意後,便可確定婚期。
親迎←  現代所稱的『迎娶』
親迎亦稱迎親,就是在結婚之日,新郎會與媒人和親友一起前往女家迎娶新娘。新郎前往女家之前會先到女家的祖廟行拜見之禮,然後以花轎接新娘回到男家。新人會在男家舉行拜天、地、祖先的儀式,然後送入洞房。



三書六禮在現代

直至現代中國的婚俗禮儀中,尤其在一些鄉村地區的婚姻形式,仍可見到「婚姻六禮」的明顯痕迹。但在中國現代的婚俗禮儀中,三書六禮的婚俗禮儀已化繁為簡,一般遵循有提親、納徵(即過大禮)和親迎(即接新娘)內的某些禮儀。在現代婚俗禮儀中,三書六禮的納徵已是保留得比較完整和受較大重視的傳統禮節。



換庚譜


換庚譜,就是男方和女方的家庭互相交換家譜,作為定親的憑據。媒人提親後,如男女的時辰八字沒有相沖,雙方就會換庚譜。

過文定

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,帶著一些禮品到女家,禮品一般都是三牲,酒禮等,並正式奉上聘書。

過大禮

「過文定」舉行後,就會舉行「過大禮」的儀式,這是訂婚的最隆重,也是最重要的儀式;因為這儀式過後就等如正式定立了婚約。跟「過文定」一樣,男家會選擇一個吉日,帶同聘金和各種禮品到女家;而女家亦會準備回禮禮品。以下就是男女家隻方的禮品:

男家禮品

以下的禮品皆是均雙數以取其「好事成雙」之意,依照各地風俗不同,禮品的種類會有差異。
聘金:這表示著男方承認和感謝女方家長對女兒的養育之恩。
聘餅:一擔(五十公斤)
海味:分四式,六式或八式,款式與數量視男家的經濟狀況而定。每款通常分兩包。其中髮菜是必須的,以取其發財之意,而其他的海味有鮑魚、蠔豉、元貝、冬菇、蝦米、魷魚、海參、魚翅和魚肚等。
三牲:兩對,兩雄兩雌(如父母不全,則一對已足夠);豬肉三至五斤起雙飛(喜雙飛),即一片相連開二,以表示豐碩誠懇的敬意。
:大魚或鯪魚;意即腥(聲)氣;也表示有頭有尾年年有餘。
椰子:兩對(父母不全可用一對),即有爺(椰)有子的意思。
:四支,表示愛情濃郁。
四京果:即龍眼乾、荔枝乾、合桃乾和連殼花生,以祝福子孫興旺,亦含圓滿多福,生生不息之意。
生果:即生生猛猛的意思
四色糖:即冰糖、桔餅、冬瓜糖和金茦,表示象甜密,白頭到老的意思。
茶葉、芝麻:因為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、故以茶葉作禮品,暗喻女子一經締結婚約,便要守信不渝,絕無後悔,亦即「油麻茶禮」。
帖盒(禮金盒):內有蓮子、百合、青縷、扁柏、檳榔兩對、芝麻、紅豆、綠豆、紅棗、合桃乾、龍眼乾,還有紅頭繩、利市、聘金、飾金、龍鳳燭和一幅對聯香炮鐲金(無骨透腳青),炮(大鞭炮和大火炮),鐲(龍鳳成對喜鐲)。
斗二米:男方準備十二斤糯米、三斤二兩砂糖,這是給女家做湯圓的,以取其圓滿,甜蜜美滿之意。


廣東

過大禮所需的用品,多是取其好意頭。中國廣東傳統上過大禮的用品列舉如下(所有物品均為雙數,寓意一雙一對):
  • 海味:髮菜、鮑魚、蠔豉、元貝、冬菇、蝦米、魷魚、海參、魚翅、魚肚。髮菜最不可缺少,因取其結髮之意。所有海味都分為兩包。
  • 三牲:雞兩對(兩雄兩雌,如父母不全,則一對已足),豬肉三至五斤,一片相連開二
  • 魚:鱅魚或鯪魚,取其腥(聲)氣。
  • 椰子/檳榔:兩對(如父母不全,則一對已足),取其有椰(爺)有子,幾代同堂之意。
  • 酒:洋酒或米酒共四支。
  • 四京果:龍眼乾、品枝乾、合桃乾即連殼花生。
  • 生果:取生生猛猛之意。
  • 茶葉、芝麻:因種植茶葉必須用種子,故常以茶葉為禮物,即祝願種植不移之子,亦暗喻好一經締結婚約,便要守信不渝,絕無反悔,亦即所謂「油麻茶禮」。
  • 帖盒(禮金盒):內有蓮子、百合、青縷、扁柏、檳椰兩對、芝麻、紅豆、綠豆、紅棗、合桃乾、龍眼乾,還有紅豆繩、紅包、聘金、飾金、以及龍鳳燭一雙及對聯一幅。
  • 龍鳳禮餅

[编辑]台灣

一般湊成六項或十二項,亦有逕以禮金替代,於紅包上寫明各色禮品名稱。大抵上可包含
  • 豬邊:豬肉,亦有以火腿、肉乾、肉鬆等代替者。
  • 酒:二十四瓶,以符二十四節氣之用
  • 麵線
  • 四色糖:冬瓜糖、冰糖、桔糖、糖
  • 頭花:雞冠花、蓮蕉花
  • 米、糖:供搓湯圓之用
  • 洗手雞、酒一瓶
  • 桂圓
  • 罐頭
  • 南北貨
  • 布料
  • 皮包
  • 皮鞋

以拍攝經驗:

現代三者都混者用,一般湊成六項或十二項,也有用3C產品或時尚包包都有,只要新人及長輩喜歡就對了。

女家禮品

男家禮物的一半或若干
茶葉
生果
蓮藕、芋頭、石榴(各一對)
賀維巾
長褲:意即長命富貴
鞋(一對):意即同偕(鞋)到老
扁柏、薑、茶煎堆、鬆糕
回聘金
檳榔(受一個,餘數則全回給男家):意即一郎到尾

安床

在選定吉日後,於婚前幾天由「一世好運的男士」把新床移到適當的位置。位置要依男女雙方的八字以及神位等決定,而安床的住置亦不可與桌櫃、方櫥的尖角相對。
然後,再由一位「兒孫滿堂的女士」負責鋪床,並擺上各式喜果、荔枝乾、紅綠豆及利是。
安床後,安床之後,禁讓自己或其他成年人坐臥,寡婦、失婚者尤忌;但可先讓嬰孩在床上玩耍,寓意添丁發財。

嫁妝

嫁妝最遲需於結婚前一天送到男家。嫁妝的多少象徵女家的身份與財富。除了珠寶手飾外,嫁妝主要都是富有吉祥寓意的東西:
蝴蝶雙飛:剪刀
甜甜蜜蜜:片糖
花開富貴:花瓶
豐衣足食:七十二套衣服

上頭

古代時,男子二十歲行「冠禮」,表示己成年。而女子十四歲成年行「及笄禮」。標示已到婚嫁年齡。因此成年禮與婚與婚禮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。
許嫁之後,女子需要改梳髮式,以表示她不再是姑娘,而是待嫁新娘了。「上頭」不只是皆梳髮挽髻,而是指整個頭部打扮,還要開臉畫眉,塗脂搽粉等。
「開臉」是指用細絨絞去新娘臉上的汗毛,使面部更為光潔。
「上頭」是一個非常講究的儀式。梳頭要用新梳子,助「上頭」的人必須是「全福之人」(俗稱「好命佬」及「好命婆」),即這人是六親皆全,兒女滿堂之人。
此外,娘家還會設宴請客,「上頭」的隆重性在此也可見一斑。
「好命佬」及「好命婆」替新郎新娘梳頭,一面梳,一面說:「一梳梳到尾,二梳梳到白髮齊眉,三梳梳到兒孫滿地,四梳梳到四條銀筍盡標齊。」

蓋頭

新娘子通常會以一邊長三尺的正方形紅圍巾蒙在頭上,這紅色的圍巾稱為叫「蓋巾」,俗稱蓋頭。
對於蓋頭這種婚俗,一般有兩種說法:其中一種說法是說蓋頭是為了遮羞;而另一種說法是說源自於古代的掠奪婚,表示新娘子蒙上蓋頭後就永遠找不到回去的路了。

迎親

古代婚配時,男方必須去迎親。「親迎」是六禮中最隆重的禮節。沒有迎親的新郎,就沒有出嫁的新娘。古代親迎,有徒步的,也有用車的,比較普遍的是用八人大轎去迎親。
抬轎的人必須身體強壯,遇上別人家的花轎,絕對不可以與他們碰頭,必須繞著走。迎親回來時,還要換一條路回去,以取不會走回頭路之意。如果途中經過廟、祠、墳、井、河等處,必須由男方娶親的人手張紅氈子將花轎遮著,作為「避邪」的意思。
如果在途中遇見出殯的隊伍,迎親的人會說「今天吉祥,遇上寶財!」這是因為棺材的諧音為「觀財」,亦即看到財寶的意思,這樣說主要是為了圖個吉利。

拜堂

拜堂,又稱為「拜天地」,是婚禮中一個很重要的儀式。有趣的是,拜堂不屬於古代「三書六禮」之中的禮儀的。胡樸安《中華全國風俗志》下篇卷四《浙江海寧風俗記·婚嫁》:「出轎時,用米袋直鋪至花燭前,新娘腳踏米袋,曰步步高,代代好。參拜天地叫拜堂。新人對席互飲曰合巹。以紅綠綢新郎新娘各持一端曰牽紅,送入洞房,並坐床上,用果子遍撒,曰坐床撒帳。」
拜堂婚俗於宋代以後非常流行,經過拜堂後,女方就正式成為男家的一員。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·娶婦》記宋人拜堂之俗說:「次日五更,用一卓盛鏡台、鏡子於其上,望上展拜,謂之新婦拜堂。次拜尊長親戚,各有彩緞、巧作、鞋、枕等為獻,謂之賞賀。尊長則復換一疋回之,謂之答賀。」
「拜堂」時,主持婚禮的司儀會大聲的說:「一拜天地,二拜高堂,夫妻交拜,送入洞房。」《醒世姻緣傳》第四十九回寫晁梁娶親:「四月十三日,姜宅來鋪床。那衣飾器皿,床帳鮮明,不必絮聒。晚間,俗忌鋪過的新床不教空著,量上了一布袋綠豆壓在床上。十五日娶了姜小姐過門,晁梁聽著晁夫人指教,拜天地,吃交巡酒,拜床公床母,坐帳牽紅;一一都依俗禮。拜門回來,姜家三頓送飯。」
其實,拜天地代表著對天地神明的敬奉;而拜高堂就是對孝道的體現;至於夫妻拜就代表夫妻相敬如賓。某程度上,夫妻交拜是在古代少數可以讓女性跟男性同一品位的時候。

出門

出門是指新娘離開娘家的意思。當到達吉時的時候,女須由大妗姐背著上花轎;據說新娘雙腳著地的話就會帶來惡運。
在出門的時候,新娘的嫂嫂是不可以相送的,這是因為嫂字有著掃帚星的掃字的諧音,是故人們相信嫂嫂於出門時相送會帶來不吉利。
現在的 (待補充)。

過門

過門的意思是新娘由女家出門後正式踏入男家家門,拜見翁姑及男家其他長輩。
傳說翁姑不可以在大廳直接看見新人進門,因為這樣會相沖。所以當女方步入男家後,翁姑會由房間出來大廳會見新人,下車入門過程還有有撤谷豆等習俗,望門而撤,小兒爭拾之[3]。據《事物紀原》撒谷豆之習始於漢代。新娘可能還會抱氈,以紅氈裹新婦抱之進門[4]
然後新郎新娘會先拜天地,後拜祖先[5]。新人會向翁姑奉茶跪拜。翁姑會說一些祝福語,並送首飾及禮物給新娘。新娘收到飾物後需即時戴上,以示謝意。然後,新人會向其他長輩及親戚奉茶。

三朝回門

三朝回門即歸寧,三朝是指婚後的第三天,新娘由丈夫的陪同下,帶備燒豬及禮品回娘家祭祖,然後再隨丈夫回到夫家;相傳在先秦時已有這樣的習俗[6]
歸寧,就是回娘家向父母報平安的意思。在古時,交通沒有現代的方便,如果女子的夫家是離娘家很遠的話,所謂出嫁從夫,女子到夫家後就可能沒有機會再回到娘家了。
所以回門可能是女子踏足娘家的最後一次機會。亦因為如此,人們十分重視歸寧這一個婚禮習俗。何休《春秋公羊傳》記載春秋時期已有此儀。


喜帖:http://foto2.robbin0919.com/2012/01/blog-post.html



參考文獻